1、KL7(5A):7号框架梁,5跨,一端有悬挑
2、L9(7B):9号非框架梁,7跨,两端有悬挑
3、Lg7(5):表示7号非框架梁,5跨,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。
当非框架梁L,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,在梁代号后加“g”
4、∅10@100/200(4):HPB300钢筋,直径为10,加密区间距为100,非加密区间距200,均为四肢箍
5、∅8@100(4)/150(2):HPB300钢筋,直径为8,加密区间距为100,四肢箍;非加密区间距为150,两肢箍
6、13∅10@150/200(4):箍筋为HPB300钢筋,直径为10,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,间距150;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,四肢箍
7、18∅12@150(4)/200(2):箍筋为HPB300钢筋,直径为12,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,间距为150,梁跨中部分,间距200,双肢箍
8、2Ⅲ22用于双肢箍;2Ⅲ22+(4∅12)用于六肢箍,其中2Ⅲ22为通长筋,4∅12为架立筋
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常筋又有架立筋时,应该用加号“+”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,注写时需要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边,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,以示不同直径,及与通长筋的区别
9、3Ⅲ22;2Ⅲ20:表示梁上部配置3Ⅲ22的通长筋,梁下部配置3Ⅲ20的通长筋
10、G4∅12:梁两个侧面共配置4∅12纵向构造钢筋,每侧各配置2∅12
11、N6Ⅲ12: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Ⅲ22的受扭纵向钢筋,每侧各配置3Ⅲ22
①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,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
② 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位置任意,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,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(抗震);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。
梁上部纵筋
12、6Ⅲ25 4/2: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Ⅲ25,下一排纵筋为2Ⅲ25
13、2Ⅲ25+2Ⅲ22: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,2Ⅲ25放角部,2Ⅲ22放在中部
梁下部纵筋
14、6Ⅲ25 2/4 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Ⅲ25,下一排纵筋为4Ⅲ25,全部伸入支座
15、6Ⅲ25 2(-2)/4,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Ⅲ25,且不伸入支座,下排纵筋为4Ⅲ25,全部伸入支座
16、2Ⅲ25+3Ⅲ22(-3)/5Ⅲ25,上排纵筋为2Ⅲ25和3Ⅲ22,其中3Ⅲ22不伸入支座,下一排纵筋为5Ⅲ25,全部伸入支座